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Homework2

1. 以下這些軟體被稱做社會軟體,請問他們具有哪些特性。Social software
blog
facebook
twitter
Digg
Delicious

社會軟體是指支持社群交流的軟體, 藉聚會、連絡及合作, 形成線上社群。 社會軟體的範圍很廣, 包括早
年的郵件論壇(mailing lists)、新聞群組(Usenet), 及當代的部落格(blogs)、維基(wiki)。它的來往
性質, 包括一對一(電子郵件及即時傳訊)、一對多(網頁及部落格)、多對多(wiki)等。由下而上的社群是社
會軟體的特性, 成員都是自發性的, 社群的基礎是信任, 由成員自行管理及形成社群的目標。社會軟體非單
一軟體。它們彼此相互銜接,支持使用者在上面進行知識的建構,分享,創新。網路上的議題與論述又與真實
的社會延續互動,有利於創新及促進批判性討論和反思。各類型的對話,有助於鞏固學得的知識。

(1)blog
部落格好像個人的網路雜誌, 對部落格有不同的解讀。
可以幫助人們藉由電腦網路的媒介,發展社會網路關係的軟體
• 包括碰面/邂逅、互動、溝通、合作
• 由下而上(bottom-up)建構使用者線上社群
部落格的四種特性:
<1>彙整
<2>靜態鏈結
<3>時間戳印
<4>日期標頭
Blog可以是動詞,Blogger就是Blog的人,翻譯成「部落客」,Blogger通常都會閱讀、引用彼此的Blog,儼然成為小型的部落。Blogosphere是指所有Blog網站的統稱。Blog是一種把「在網路上書寫」回歸到日常生活基本使用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著重於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鼓勵人們記載、內省及分享。

(2)facebook
Facebook的特點是實名制式的人脈經營,應該稱作社交網站,內容包羅萬象〈有相簿、狀態更新、社
團、小遊戲…〉,在Facebook上開發程序更像是嵌入程序,而不同于通常的Web開發,Facebook是一個平
台,以擁有能讓開發者創建程序的技術集合為特色,開發者創建的程式可以融合Facebook的資料。這可以
包含應用程式,例如使Facebook 調用的Web服務和應用程式能在Facebook內部運行。隨著微軟的一些技術
如Visual Studio可以用來開發Facebook應用程式,Facebook能更好的容納用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超文本預處理程式)寫的語言。Facebook的開發應用程式的技術包括FBML
(Facebook Markup Language)和IFrame,HTML架構在頁面上了留了一個介面可以在頁面內顯示另一個
頁面。Net庫包含了Web服務並處理鑒定和其他元素。微軟的新多媒體展現技術Silverlight,使用FBML也
能在Facebook獲得支援。Facebook可以讓用戶控制資料,也在軟體方面給了用戶某些強制性的規定,這些
規定是處在變化的狀態。


(3)twitter
微博客典型應用的代表Twitter大受歡迎,原因在於其獨特便捷的溝通模式和惠及民生的諸多應用。
Twitter利用無線網路、有線網路、通信技術等進行即時通訊,允許用戶將自己的最新動態和想法以短資訊
的形式發送給手機和個性化網站群,而不僅僅是發送給個人。Twitter解決了溝通問題,它優化了資訊傳
播,讓即時資訊流通更加暢通,這讓它擁有了獨特的優勢。Twitter的溝通在於它是一個簡單便捷卻又精確
定位的廣播平臺。首先它是一對多的溝通方式,不同於即時通訊。它可以瞬間把個人消息或者組織的消息快
捷地廣播出去。同時由於資訊含量的限制(被限制在140個字符內),導致資訊容量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傳
播。所以作為資訊傳播的平臺,它比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更加快速。而且包括手機和即時通訊的資訊流的入
口都加入進去,這讓它成為資訊的集散地,更加大它在即時資訊流中的地位。另外Twitter還向用戶提供了
便捷的網路電話應用。他們與Jajah公司合作網路電話。Twitter用戶只需輸入“@call @username”就可
以直接通話,其中“username”為接聽電話的Twitter用戶ID。


(4)Digg

Digg是一個文章投票評論站點,它結合了書簽、博客、RSS 以及無等級的評論控制,Digg自誕生之日起就以一種嶄新的“新聞篩檢程式”模式和獨立的新聞立場給互聯網世界帶來了強烈的影響。它是依靠網友的力量對資訊進行篩選、推薦、投票,進而生成用戶自己的內容。用戶可以隨意提交文章,然後由閱讀者來判斷該文章是否有用,收藏文章的用戶人數越多,說明該文章越有熱點。當dig數(投票數)達到一定程度,那麼該文章就會出現在首頁或者其他頁面上。文章的選取不再由網站編輯決定,網站的經營者對網站內容的控制力很小。然而,Dig不僅能給文章增分,也能給文章減分。


(5)Delicious
書籤共享(Social bookmarking)網站,藉由上傳自己的書籤, 觀看別人的書籤, 達到共享興趣的目的。del.icio.us 是一流的 Web 2.0 站點之一,它允許人們向這些鏈結發佈連結和標記。它為連結集合提供 Web 提要,包括為很多用戶已發佈的連結自動聚合標記,如特殊的 popular 標記等。它還提供簡單和開放的 API。del.icio.us 的主頁嘗試提取用戶標記的主要趨勢。它列出了近來被很多人加為書簽的 hot now 網頁。還列出了編輯認為特別有趣的一些標記。其中有站點所有者的託管博客,還有最新的條目,對於使開放資料支援一組貢獻者(工具、插件、mashup 以及更多內容的開發人員),del.icio.us 演示了如何擁有良好的架構特性,從而帶來更多用戶、吸引更多的貢獻者。


2. 全世界第一個瀏覽器是如何誕生的?


一九九一年,被稱為Web之父的物理學家提拇˙柏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日內瓦發明了劃世紀的「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伴隨著第一個WWW-Browser(瀏覽器),他還發表了一個從電腦製作Web server的程式。其實柏納斯李之前,就研發出在www裡溝通的程式語言HTML。在這一年中,第一個Website以「http://www.cern.ch/」之名被掛進了網路。 www的原始概念就是電腦世界裡的圖像呈現,柏納斯李想像著所有的文件都可以用繪圖表像後,在網路世界裡彼此連結,當有人需要相關資料時,在輸入正確路徑符號後,就可以登入想要的網頁。這整個連結是一個跨國際的龐大資料庫,像蜘蛛網一般四處相連的網路,所以才叫World Wide Web。其實在www出現時,柏納斯李原先想用「知識庫」(The Information Mine)的縮寫,也恰好是他的前名「TIM」來命名。或是「知識庫」的另一種組合MOI("Mine of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smine)也不錯,而MOI在法文中也有「我」的意思。但是他後來想想,都覺得這兩種命名方式太以自我為中心而放棄。在這一年開啟後,WWW開始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前衝。


3. Tim Berners-Lee 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貢獻有哪些?

1980年柏納李在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工作時建議建立一個以超文字系統為基礎的項目來使得科學家之間能夠分享和更新他們的研究結果。他與羅勃·卡力奧一起建立了一個叫做ENQUIRE的原型系統。

1984年柏納李重返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這次作為正式成員。他恢復了他過去的工作創造了全球資訊網。為此他寫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httpd)。

1990年12月25日,在羅伯特·卡里奧與CERN的一名年輕學生的幫助下,他成功地透過Internet實作了HTTP代理與伺服器的第一次通訊。

蒂姆·柏納李建立的第一個網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是http://info.cern.ch/,它於1991年8月6日上網,它解釋了全球資訊網是什麼,如何使用網頁瀏覽器和如何建立一個網頁伺服器等等。蒂姆·柏納李後來在這個網站里列舉了其它網站,因此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資訊網目錄。

1994年柏納李在麻省理工學院創立了全球資訊網協會,它由不同的原意建立全球資訊網標準和提高全球資訊網質量的公司組成。構成全球資訊網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很簡單,柏納李的功績是將它們有效地組合在一起使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他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無償地將他的主意提供出來而不收費。2003年全球資訊網協會決定所有由聯盟提出的技術都是無償的,所有人都可以簡單地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